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肉体中文网 www.rtzw.cc,最快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[历史直播]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中唐。

    床边的李贺神色黯然,科举失路的挫折始终如缕缠绕在他的心头,

    虽预知命途,

    也不过是徒增感伤罢了。母亲这些时日一直劝他宽心,日日看护,他不欲让母亲担忧,强打起精神,可心里的郁郁却是骗不了人的,此时见苏轼词中慨叹,不由得也有些神伤

    “人生似梦缥缈,浮沉一世俱是虚幻更有几分真实”

    晚唐。

    李商隐凭栏远眺,长街掩映在昏昏灯火中,不甚分明,竟也如华胥一般。他叹了一口气,忽然如有所感

    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是人生如梦,还是梦如人生”

    宋初,汴梁。

    李煜仍囚居在别馆之中,他也作词,自然对词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力。苏轼的词意境开阔,雄豪之中又渗透着几分委婉之气,自然极好,可李煜现在却觉得这一团锦绣里生出了针来。

    人生如梦,他忽然想起昨晚迷迷蒙蒙间,好像又梦见了金陵,梦见了唐宫的样子,梦里他还是故国的君主,在上苑游春赏景,路上车马喧喧似川流不息,马匹如龙络绎不绝,花正好、月正圆,春风醉人。可一朝梦醒,只有北地风霜,汴梁黄土,他的一生,怎么不是梦

    李煜长叹一声“多少恨,昨夜梦魂中”

    仁宗年间。

    梅尧臣收回目光,似是打趣又似是惋惜“想不到豪情磊落如大江东去的苏轼,也会有作此悲音之时。”

    “哦”欧阳修微微一笑,看向他,“你怎么知道是悲音”

    “他既遭贬,焉能未有感怀滔滔江水流过,冷月独照华发人,无友可寻,只好祭奠江月,又如何不是哀景”梅尧臣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“我看,未必啊”欧阳修一捋长髯,将目光投向水镜上的字句。

    尊,就是酒樽,这里是说酒杯,大家注意这个字是没有木字旁的,很容易写错;

    酹,意思是把酒洒在地上,表示凭吊,它的左边是个酉字旁,里面有一横,右边是爪子头下面一个寸,这个字错误率也很高,更有甚者会写成“累”,过于离谱了大家背诵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在下面多写几遍。

    本来还觉得自己的诗词应该没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字的苏轼

    他艰难地看向自家弟弟和父亲“这两个字,很难写吗”

    “咳”苏辙忍笑,“按理说是不难的,但后世学子或许年龄尚幼,又去古甚远,故而有些陌生吧”

    没看上面还说什么木字旁、爪子头吗想必又是后世于训诂学上的新创,古今语言虽有承接,但到底有些隔阂,不会写也很正常吧

    主位的苏洵摇头“去古甚远便罢了,这酹怎么能写成累呢,简直是不知所谓。”

    他忽然明白为何后世要将诗文列入科考了,文脉传承,便是题中应有之意。

    苏轼感叹说,人生就像梦一样,还是且斟一杯,以酒祭奠江中明月吧早生华发的诗人将酒洒入江中,此情此景,未免有些萧索。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,毕竟苏轼贬官到黄州,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死里逃生。

    苏轼

    苏洵苏辙

    众人

    “难道大宋乱了,苏轼像李白一样附逆乱臣”赵匡胤大吃一惊。大宋优待文士,何至于严重到死里逃生的地步上了水镜的文人,也就李白一个险些遭遇杀身之祸吧

    赵光义连忙否定“皇兄严重了,大宋国泰民安,怎么会发生天宝那样的动乱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说苏轼怎么会险些被杀头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是像陆机”

    赵光义话说了一半又迅速咽了回去,赵匡胤把眼一横“陆机,陆机还不是一样”

    史载,陆平原陆机志在匡世,但却因卷入司马氏内乱,遭馋遇害。像陆机,大宋不是也内乱了赵匡胤一拂袖,把脑子里文人被杀的事例翻了个囫囵个,一双耳朵却竖了起来,生怕楚棠吐出什么惊天之语。

    我们都知道,苏轼人生的逆转,始于乌台诗案。乌台就是御史台,因为上面种植柏树,终年有乌鸦栖息其中,所以被称作乌台。这个案子其实并不复杂,我们先把大背景定位到王安石变法。

    秦朝。

    嬴政眼皮微动“哦宋朝出了个商君一般的人物”

    商鞅变法,秦国始强,这是历代秦王默认的事。

    北宋,客栈。

    被再次砸了个兜头的三苏面面相觑王安石要变法

    苏轼眉心微凝“王介甫当世贤才,我听闻当年他进士及第授淮南节度判官,任满之后放弃京试入馆阁的机会,自请外任,其后屡辞京命,是孤直耿介之士。他竟有气魄效仿商鞅吴起,变法,他不怕动摇国本么”

    他未曾顾及自身安危,反倒是先担忧起了变法对国政的冲击。

    另一边,欧阳修也惊疑不定“先时,我举荐王介甫为谏官,他以高堂辞不就,我只好退而求其次,命他为群牧判官,但不久他又外任常州,我以为他无意留京,结果不知何时他又回到京中,还主持起了变法祖宗之法是那么好变的吗”

    宁国县。

    沈括在兄长沈披的任所闭门读书,准备科考,王安石颇有声名,沈括对他很是推崇,此时将上下文的内容一联系,不由得啧啧

    “莫不是二人政见不合,王安石以反对新法为由,借机操纵台阁打击苏轼”

    官场嘛,不就是这些蝇营手段。

    神宗年间。

    王安石正在书房处理政务,皇上对他信任有加,全力支持新法的施行,他感于此番君臣相得,一颗济世匡民的热心愈发滚烫起来,是以对朝中的反对之声充耳不闻。此时猛然听得水镜提起变法,不由得连笔墨都停滞了几分。

    苏轼对新法颇有微词,他是知晓的

    ,难道是因此而获罪

    “不对,不对。”

    dquo”

    他想不出,沉吟着放下笔墨,望向水镜的神情多了几分凝重。

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