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肉体中文网 www.rtzw.cc,最快更新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!

    宫内的采购价格相比于宫外,要贵上不少。

    徐妙云给的采购钱,也都是用宫内的价格来算的。

    这一趟代购,杨轩可是赚不少钱。

    为此,他还特意买了不少好东西,送给了徐妙云。

    当然,东西都是安庆送去的。

    这段日子杨轩都没有再入宫。

    为的就是躲着朱棣。

    毕竟刚刚坑了他一次。

    而且他还听说朱棣这几天大发雷霆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是朱棣命解缙修书,后者拿出的成果并没有达到朱棣的预期。

    只是为了完任务而完任务。

    如此,朱棣岂能不生气。

    于是这一次为了表明自己的重视,他一口气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,另外还派了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。

    所选之人,皆是饱学之士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朱棣还下了全国动员令,不论身份,不论老少,只要是学识渊博之人,皆可为编撰。

    以为这就够了?

    呵,想多了。

    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,还有一种人是朱棣最需要的。

    这种人不需要有多好的学识,但,字要写的漂亮。

    要知道,朱棣对于这部书的要求可是集合古今所有知识于一体的。

    需要采集大量资料,这些资料都需要有人抄写。

    而这修书,换言之,是一项国家任务。

    字迹必须清晰漂亮。

    这代表着国家的脸面。

    最后,朱棣任命老和尚姚广孝担任二把手。

    如此大手笔,大动作,解缙就算再迟钝,也明白了朱棣对这部书的重视。

    他收敛了其他小心思,全心全意主持修书工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杨轩最近的小日子过的很不错,偶尔和朱高煦、朱高燧相约去城外打猎。

    或与安庆去城外的红枫林转悠。

    朝堂上,朱棣下令在江浙等地建造织造局。

    此次郑和下西洋所携带的丝绸大多都是从民间采购的。

    经杨轩提醒,朱棣觉得朝廷要有自己稳定的供货渠道。

    此外,在景德镇,朱棣也扩大了瓷器的烧制规模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为下西洋所服务的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,这几年,朱棣还往北方迁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这其中,多数都是流民,还有就是犯了法,被流放到北方的。

    文化上,老朱生前最后定下的政策,朱棣已经基本落实。

    兴建学堂,统一教材,统一注释,还往北方输送了不少读书人,在各学堂担任教书先生。

    千百年下来,圣人经典衍生出了无数版本。

    传承悠久的大家族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平民百姓无法相比的,所以,普通百姓想要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。

    老朱开国之后,搞出了八股,又规定了科举命题范围。

   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普通百姓更多的公平,也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,毕竟,科举现在只考四书五经。

    但,四书五经流传至今,各个版本的注释都有。

    一句圣人之言,竟然能有好几种意思。

    大家族子弟接触的多,所以知识面丰富,在科举上有更多的优势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出身的学子,拿的不知道是哪个版本的注释。

    他们想要通过科举,难如登天。

    所以,统一注释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