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肉体中文网 www.rtzw.cc,最快更新重生大明:开局抄了八大蝗商!最新章节!

    关于鞑子混入北宗孔家的事件,却是在朝堂上发酵了起来。

    好几项证据已经证明,现在的北宗孔府,可能是鞑子的后人,或者说混入了鞑子的血脉。

    这绝对是大明朝的官员们接受不了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古代非常讲究华夷之辨,尤其是宋明的儒生。

    什么叫华夷之辨?

    华夷之辨又叫夷夏之辨。

    这个理论根植于儒家的《春秋》里。

    夏便是诸夏,在古语中,夏是指礼仪之大,即中原。

    而夷则是中原周边的蛮夷。

    古人是怎么看到诸夏周边的蛮夷的呢?

    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里说:唐太宗曰,夷狄,禽兽也,畏威而不怀德。

    而王夫之则说:夷狄只知其母而不知谁为其父,虽得天下,立法治民与禽兽无异。

    通常情况下,夷夏之辨有三个不同的标准。

    一、血脉衡量。即蛮夷生的孩子就是蛮夷,以后世世代代永远是蛮夷。

    二、地缘衡量。即你只要不生活在诸夏之地,就是蛮夷。

    三、服侍、礼仪和文化。只要你着华夏衣衫,行华夏之礼,尊华夏文化,就是诸夏,而非蛮夷。

    孔老夫子则认为:诸侯用夷礼,则夷之,进于中国,则中国之。

    意思就是,诸夏的诸侯如同使用夷礼,就是蛮夷,蛮夷只要尊重华夏的文化,着华夏的衣冠,就属于华夏。

    历史上例如融化华夏的匈奴、五胡、契丹、女真等等,后来都尊华夏之礼,着华夏之服。

    后世的儒生,对华夷之辩和夷夏之防是非常看重的。

    有的人则干脆以地理和血缘来衡量。

    例如朱元璋,就是以地理来衡量的。

    为此,他定下了15个不征之国。

    并非这些国家强大,而是朱元璋认为这些地方都是满意,用兵即费钱费力,还没有收获,并且还有损天朝威德。

    例如现在,鞑子生活在草原,且并没有尊崇华夏之礼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鞑子便是蛮夷,那大明朝堂上的大臣们肯定是接受不了的。

    这事其实不需要完全证明了,因为皇帝也无法真的拿出证据完全证明。

    但是已经出现了怀疑。

    而衍圣公这种孔子后人,怎么能由一个可能是蛮夷之后的人来担任呢?

    要知道,这朝堂上还有不少人是血统论啊!

    所以,这事基本上板上钉钉了。

    而张凡也没有再去画蛇添足,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。

    北宗的衍圣公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。

    至于北宗到底是不是鞑子后人,反正21世纪有人做过科学的基因检测,不说百分之百是,但极大可能是有混入蒙古血统。

    不过,无论从后世还是在当下来看,这都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21世纪不需要衍圣公,而当下,即便退一万步,重新再立一个衍圣公,实至名归的也应该是南宗。

    因为南宗才是正统。

    接下来怎么办?

    废北宗衍圣公爵位?

    当然要废,但不是皇帝来提。

    既然事已至此,也不需要皇帝来提了。

    大明朝的官员最喜欢干的几件事之一就是搞人,现在理由也给充分了,不用皇帝再提示了,大家自然是自告奋勇写奏疏了。

    短短的一天时间,皇帝就收到了几百封奏疏,简直比当初弹劾孙承宗还要多,多得多。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